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市区快速路环线加速闭环进行时

发布日期:2025-06-29 10:26 信息来源:嘉通集团

涉铁段攻克“三大挑战” 市区快速路环线加速闭环进行时(嘉兴日报2025年6月29日头版录用).pdf


记者 朱葭苇 通讯员 涂杰炎

“几个月后,这里将成为嘉兴的标志性地标,一定相当惊艳!”

 6月27日下午,在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工程涉铁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推进钢筋绑扎作业。抬头望去,一条银灰色“长龙”已凌空而起,蜿蜒伸向远方,嘉通集团快速路公司项目管理人员倪晓东心中豪情万丈。

从中环北路城东路口出发,一直到湘家荡森林公园南侧,全长1.7公里,是上跨沪昆铁路7股道铁路路基的涉铁段,也是影响市区快速路环线闭环进度的一大难点问题。

距离地面高度83米的斜拉桥如何完成一次性转体?如何在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涉铁路段施工?如何用智能监控系统等科技创新手段赋能交通工程建设?带着这些关键课题,市区快速路建设者们正以攻坚克难的姿态,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挑战一:日均开行列车超200列

“你瞧,又一列列车经过。” 昨天,记者来到涉铁段的主体桥梁施工现场,铁轨摩擦的哐当声由远及近,一列满载着货物的列车从嘉兴东站驶出,擦”着施工现场疾驰而过,而距离沪昆铁路轨道不远处,便是跨沪昆铁 路立交工程项目的主桥。

“我们要在铁路上方建造一座嘉兴最高的斜拉桥,距离地面高度83米,也是目前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内最大转体跨度、最大转体吨位的独塔斜拉悬索桥。” 倪晓东告诉记者,在繁忙的铁路上建高架桥,历来都是工程上的大挑战。由于建成后需斜跨于沪昆铁路之上,共跨越嘉兴东站的2条正线、5条到发线共7股道 铁路,而该铁路轨道每天有200多对列车经过,行车密度极大,存在安全管理风险和运输保障压力“双高”的难点。

如果采用常规方法,直接在铁路上方施工,无论是铺开大型机械,还是搭建建筑场景,势必会对铁路运行造成干扰。

“现场动工前,我们就对可能 影响营业线运营安全的场景和元 素进行了梳理,绝不允许一丝一 缕漂浮物进入营业线范围。”中铁二十四局三期二阶段涉铁段项目总工曾春炜告诉记者,为防止现场材料、设备误入红线,项目部驻地均按照耐久、固结、防风、串联的方式设计建造。 针对施工过程中高空坠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项目建设团队制定了安全管理专项方案和密闭式挂篮安全防护方案,并在施工全过程、各区域严格落实“上 下有通道、临边有防护、脚下有网兜”的管理要求,织密安全网。

挑战二:转体结构重达3.2万吨

在建市区快速路环线需上跨沪昆铁路和嘉兴东站,如何在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涉铁段施工?

铁路安全是摆在首位的,项目部反复推演:直接在铁路上方施工,那么只能利用每天2至4小时的夜间“天窗期”,建桥需要5年时间。

“但如果采用转体法施工方式,建设一座斜拉桥,1年左右就能建好,而且对铁路的影响最小。”曾春炜解释道,所谓“转体法”,就是先顺着铁路方向进行桥梁“异位浇筑”施工,再利用铁路“天窗期”,通过液压同步牵引设备,让这座万吨级转体桥一次性平转至设计线路位置实现合龙对位,斜跨于沪昆铁路之上,整个转体时间大约只需要两个小时。

“这是建设这座大桥的最优解,只是转体重量大、精细度要求高,所以难度相当大。”对此,他用一组数据进行解释——转体桥悬臂长达130米;主桥主塔高度71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转体重量约3.2万吨,相当于2万多辆小汽车的重量。

如何让庞然大物顺利平稳转身?

直径为6.5米的转体球铰成了斜拉桥转体的关键。“我们利用转动摩擦原理带动比其重数百倍的物件,靠拉力旋转,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曾春炜说。 (下转2版)

挑战三:对接精度严控在2毫米内

除了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转体施工还必须满足“转得准、转到位”等精度控制要求。“届时,梁体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平转角度40.6度,轴线与高程偏差也要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曾春炜说。

打开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上跨沪昆铁路转体斜拉桥施工监控平台,只见环境信息、主塔应力、斜拉索力等关键数据在屏幕上实时跳动更新。

“这就是建设团队构建了智能监控信息化平台,集成了测量机器人无线传输与BIM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集实时监测、动态预警于一体的智能化管控。我们利用智慧化系统精准采集了风速风向、转动角度、梁体标高等关键数据,为转体桥转体作业提供重要的参数支持。”曾春炜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强大功能,技术人员对转体施工方案、T构转体轨迹等进行了多轮模拟还原,并重点对碰撞风险、偏差风险开展智能预判和预警,为现场管理的决策调度和转体施工的指挥衔接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正值高温盛夏,涉铁段入场塔吊等器械35台,共有近300余名工人在场施工,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底腹板浇筑等工序,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完成40%。根据施工计划,大桥将于8月完成转体桥浇筑,9月中旬完成主塔建设,10月完成20对斜拉索的挂锁、调锁,11月完成转体。

如今,透过无人机镜头俯瞰,已建成通车的嘉兴市区快速路高架桥上车流滚滚,将嘉兴时空距离不断压缩。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区快速路环线总流量达1.76亿辆次,日均通行车辆达12.05万辆次,高峰时达20.8万辆次。

作为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闭合的“最后一战”,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截至目前,桩基全部完成,下部结构接近尾声,正大规模推进梁板架设和桥面系施工,力争2026年春节前建成通车。

嘉通集团快速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工程是我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市区快速路环线将实现全线贯通,形成完整的闭环网络,显著提升市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