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战”攻克关键节点 市区快速路涉铁段转体桥主塔封顶
“闭环战”攻克关键节点 市区快速路涉铁段转体桥主塔封顶——嘉兴日报2025年9月22日第3版录用.pdf
记者 朱葭苇 摄影 记者 赵颖硕 通讯员 王 蕾
昨天,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涉铁段迎来重要突破,随着主塔第 12 节段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项目关键控制性节点涉铁段转体桥主塔顺利实现封顶,为后续主梁转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塔吊矗立、机器轰鸣,此时,71米高的主塔“小蛮腰”造型已清晰显现,工人们正同步推进斜拉索安装与主梁防撞墙施工。据介绍,这座在建大桥全长280米,主塔塔顶距地面高度达87.2米,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嘉兴最高的斜拉桥,更将凭借独特的设计成为城市新地标。
中铁二十四局嘉兴快速路项目部工程部长蔡锦涛介绍,主塔第12节段高6米、长7.6米、宽5.7米,需浇筑混凝土153立方米。看似常规的节段浇筑,背后却暗藏了多个施工难题,尤其是钢筋加工、模板安装与高空浇筑等环节,均面临着远超普通桥梁的挑战。
“由于塔顶设计为石榴花造型,结构较为复杂,钢筋施工难度非常大。”蔡锦涛介绍,为精准契合造型要求,施工团队先在钢筋厂内将总重约 35.8 吨的钢筋拆解为散件进行预拼装,同时依据施工图纸对每一节钢筋逐一编号,确保现场安装精准;后续再将预拼装好的钢筋组件运输至塔顶开展现场拼接,仅这一拼装环节就耗时约5天。
模板安装环节同样面临较高挑战。因石榴花造型的构件形态复杂,模板需采用定制化的定型钢模;加之塔身高度较高,所有定型钢模需通过塔吊从地面起吊至指定高度后进行固定。其中单块钢模的最大重量达4.9吨,不仅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较高,模板拼装完成后的加固作业,也存在不小的安全管控压力。
塔身与梁体的浇筑作业则面临“高、长、难”三重考验。该结构塔身加梁体的总高度约 86 米,浇筑高度高且需采用地泵施工,单次浇筑耗时长达 11 个小时,“长”的考验尤为突出。更关键的是,项目临近铁路干线,为最大程度降低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浇筑作业需避开列车通行高峰,基本集中在夜间进行。
面对夜间施工照明、高空作业安全与铁路运营保障的多重压力,项目部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逐一破解难题。施工过程中,主塔第12节段浇筑均采用整体式智能液压爬模技术,为塔柱高空作业搭建了全封闭的安全操作平台,既保障了施工人员安全,也有效避免了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干扰。同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与智控管理平台,对塔柱结构应力、塔吊运行偏位等关键数据开展实时监测,实现了塔柱线型毫米级精准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双达标。
“主塔封顶不仅是结构施工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技术攻关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我们将督促施工单位平稳安全地转入斜拉索挂设和桥面附属结构施工阶段,力争10月份完成20对斜拉索施工,11月份完成转体,12月实现合龙贯通,确保 2026 年春节前具备通车条件。”嘉通集团快速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闭合的“最后一战”,市区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工程起点位于中环北路城东路口,终点位于三环东路广益路口,高架长约7.1公里,地面道路长约5.08公里。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