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嘉兴交通产业升级惠及市民出行

发布日期:2025-10-28 10:43 信息来源:嘉通集团

嘉兴交通产业升级惠及市民出行( 嘉兴日报2025年10月28日第6版录用).pdf

记者 朱葭苇 通讯员 蒋雯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前不久,嘉兴市嘉通交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嘉通集团“改革突破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初以来,嘉通集团深入开展“改革突破年”活动,通过整合重组、优化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创新突围,以低空经济为支点开辟发展新赛道。

守正焕新——

传统产业激活“内生动力”

“你瞧,这就是我们最近上新的85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将于11月起逐渐投入线路运营。”昨天,记者来到嘉通集团公交车停保场,只见一排排崭新的“大绿车”整齐列队,工作人员正进行着车辆检查、上牌等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嘉通交运集团机务信息部副经理金壬平告诉记者,此次上新的85辆新能源公交车中,63辆为8.5米车型,22辆为10.5米车型,车辆采用全平低地板或地入口结构和前悬独立悬挂设计,可有效解决老年人上下车难题,进一步提升乘车体验感。其中8辆是国内首款低入口客货邮版本的E10MAX车型,1.3立方米以上的行李仓兼顾客运与物流需求,真正实现载客装货两不误。

“这8辆车将重点投入到城际公交线中。”公交四分公司总经理杨胜飞介绍,接下来,嘉兴公交将与快递公司开展合作,以部分城际公交线路为试点,创新推出“客货邮融合”运营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公交车辆在平峰时段的闲置运力,选取平峰班次,在保障客运服务的基础上,同步承担小件、高时效同城急件的运输任务,将原本闲置的车辆转化为高效物流运力。

传统交通产业是嘉通集团的立身之本,也是改革的重点领域。时间回拨至2024年6月,嘉通集团吹响国鸿公司、公交公司、公共自行车公司整合的号角,一场旨在破解“职能交叉、力量分散”的改革攻坚战全面打响。

 “15个月来,我们始终围绕群众出行需求和企业发展诉求,在管理体制、降本增效等五大关键问题上精准发力。”嘉通交运集团董事长韩一峰的话语,道出了改革的核心逻辑。

整合重组不是简单的“1+1+1”,而是一场深度的“化学反应”。通过“合并同类项、精干高效化”,原有的16个职能部门整合为10个,6家公交分公司优化为4家,理顺了管理体制;50余项人事、财务、安全领域的制度相继出台,实现了管理标准一体化。

在降本增效方面,嘉通交运集团盘活近1.5万平方米房产土地资源,凌公塘路公交场站有机更新取得突破,成功发行1亿元ABS债券,更以数据资产为质押获得1500万元银行贷款,创新探索出国企“自我造血”的新路径。与此同时,全市首个公交数字中心的建成启用,也让传统公交焕发新生,“我们通过公交数字中心,为线网优化装上了‘智慧大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先后优化调整线路50余条次,减少冗余运力,让公交出行更高效,运营成本有效降低。”嘉通交运集团经营管理部副经理张慧萍告诉记者,通过车型大改小、优化线路、精简车辆等举措,今年初以来,已降低公交营运成本1800余万元。

接下来,嘉通交运集团将聚焦维修板块整合重组和市场化运作,理顺体制机制,同时依托与嘉兴市交通学校、嘉兴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搭建的校企实训基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力争年底前完成维修板块整合重组,成立零配件合资公司,为传统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创新突围——

低空经济开辟“未来赛道”

如果说传统产业的升级是嘉通集团改革的“压舱石”,那么低空经济的布局则是其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先手棋”。2025年3月,嘉兴市低空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寻求与政府单位、龙头企业等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低空+”多场景应用,力求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嘉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赛道”。

“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托嘉通集团优势产业、我市独有资源等积极开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打造嘉兴市低空无人机运行与监管服务平台。”低空公司副董事长邵莉说道。

例如在低空经济参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低空公司与高速管理公司联手,在嘉绍、杭浦、申嘉湖(嘉兴段)、杭州湾北接线4条高速的易拥堵路段部署12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构建起“空+地”协同管理网,破解了传统监控的盲区难题。

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一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假日期间,杭浦高速盐官西枢纽路段发生车辆追尾事故。传统模式下,救援力量需驱车10分钟抵达现场,而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完成“空中抵达”,并且通过机载喊话设备引导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高清影像助交警定责、调度清障,应急响应效率大大提升。据统计,无人机设备投用期间,高速公路巡查效率提升约65%、拥堵疏通效率提升约20%。

而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止于交通管理。在嘉兴月河历史街区,无人机正以全新的方式参与文旅体验。“无人机自助旅拍”构建“低空+”新业态。游客只需扫码即可召唤无人机,从独特空中视角记录旅行美好瞬间,为传统文旅体验注入科技魅力。

“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无人机在桥梁结构巡检、路面异常检测等场景的应用,为高速运营管理注入智慧动能。”低空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闾家祺表示,“此外,我们计划以消费级无人机机场为基础,推出自助旅拍、实景飞行体验、景点管理三大产品,打造‘低空+特色文旅’新模式。”

创新应用的背后,是监管平台的坚实支撑。目前嘉兴市低空无人机运行与监管服务平台基本功能初步上线,并与省平台互通,为平台实现低空飞行审批、飞行保障服务、飞行监管等功能打下坚实基础。在软件层面,平台对标最新标准,构建起基础设施规划、飞行监管服务、决策回归分析三大层次的监管逻辑,实现“一个门户入口、一个运行监管中心、多个联合监管端”的部署模式。目前数据底座已接入城市地理、气象、“安心飞”申报等多类数据,36架政务用无人机飞行数据陆续接入,为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硬件方面,现已部署30台通导监设备,近60个机巢点位,近20个高位监控,同步对南湖区、经开区、平湖市、海盐县等五县(市)四区进行踏勘,全面排摸适合布局末端起降点(政务应用机巢)及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的潜在区域,确保飞行服务精准匹配实际功能,后续适时布局,逐步织就一张覆盖全市的低空监管和服务网络。按照规划,该平台将用三年时间完善空域管理体系,届时将具备全市区域实时监管和预警能力。